环球热消息:课件设计范文
课件设计范文第1篇
1.课件结构。课件结构应采用超媒体结构。超媒体是基于超文本支持的多媒体,多媒体的表现可使超文本的交互界面更为丰富,由多媒体和超文本结合发展而成的超媒体系统目前已成为一种理想的知识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CAI设计采用超媒体结构,既方便了教师操作,又可以使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自由选择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2.字、声、图的设计。
【资料图】
2.1 文字的设计。CAI软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字信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设计时要做到:
2.1.1 文字内容要简洁、突出重点。文字内容应尽量简明扼要,以提纲式为主。有些实在舍不去的文字材料,如名词解释、数据资料、图表等,可采用热字、热区交互形式提供,阅读完后自行消失。
2.1.2 文字内容要逐步引入。对于一些文字资料,应该随着讲课过程逐步显示。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引入时,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动画效果,也可伴有清脆悦耳的音响效果,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2.1.3 要采用合适的字体、字号与字形。文字内容的字号要尽量大,选择的字体要醒目,一般宜采用宋体、黑体和隶体。对于文字内容中关键性的标题、结论、总结等,要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加以区别。
2.1.4 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文字和背景颜色搭配的原则一是醒目、易读,二是长时间看了以后不累。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颜色以暗色为主。以下列出几种具有较好视觉效果的颜色搭配方案:文字颜色/背景颜色:白色/蓝色、白色/黑色、白色/紫色、白色/绿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黄色/黑色、黄色/红色。
2.2 声音的设计。CAI软件中的声音主要包括人声、音乐和音响效果声。人声主要用于解说、范读、范唱,在CAI软件中应用较少。软件中,合理地加入一些音乐和音响效果,可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同时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增加学习兴趣。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可以调节课堂的紧张气氛,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音乐和音响效果的设计时应注意:
2.2.1 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重点内容处要选择舒缓、节奏较慢的音乐,以增强感染力,过渡性内容选择轻快的音乐。
2.2.2 音乐和音响效果不能用得过多,用得过度反而是一种干扰信息,效果适得其反。
2.2.3 背景音乐要舒缓,不能过分的激昂,否则会喧宾夺主。
2.2.4 要设定背景音乐的开关按钮或菜单,便于教师控制,需要背景音乐就开,不需要就关。
2.3 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的设计。CAI软件中,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图像占较大比重,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也会起到负作用。
2.3.1 图的内容要便于观察。图形、图像等画面设计要尽可能大,图的主要内容处在屏幕的视觉中心,便于学生观察。
2.3.2 复杂图像要逐步显示。对于较复杂的图,如果一下子显示全貌,会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也不便于教师讲解,应随着教师讲解,分步显示图形,直到最后显示出全图。
2.3.3 对于动画和视频图像,应具有重复演示功能。对于动画和视频图像,学生可能一次没看清,最好设计重复播放按钮,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重复播放。
3.注意事项。
3.1 注意色彩的合理应用。色彩的应用可以给课件增加感染力,但运用要适度,以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原则。如:色彩搭配要合理,色彩配置要真实,动、静物体颜色要分开,前景、背景颜色要分开,每个画面的颜色不宜过多。
3.2 尽量加入人机交互练习。设计CAI软件时,适当加入人机交互方式下的练习,既可请同学上台操作回答,也可在学生回答后由教师操作。这样做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3 注意字、图、声的混合。例如,对于一些动画,由于其自身不带声音,设计时,应为动画配上适当的音乐或音响效果,这样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听觉功能,有利于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一些重点的字、词、句,除了采用不同的字号、字体和字形加以强调外,也可以运用动画、闪烁等技术,引起学生有意注意。
课件设计范文第2篇
【脚本设计】
【设计意图】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实践与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比传统教学手段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诱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四季》一课的教学时,我设计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并且力求做到如下四点。
1.利用课件激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产生一种积极情绪,主动求知,刚导入课文时,利用课件让学生伴随优美的音乐欣赏课文图片,生动、形象的画面,加上配乐,很快把学生带进了景色各异的四季,既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又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利用课件动情。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意境中去,在设计时,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及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把书中的语言文字转变为一个个动态画面,借助视听效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活课堂,使学生真切感受四季的美丽。通过对动画的欣赏,学生对四季有了一个初步的、较为完整的感性认识。
进行各段教学时,课件出示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动画,引导学生比较四季,抠重点字、词,朗读句子,从而领悟精彩所在。此外通过优美画面的展示,同时配以悠扬的音乐,加之同学们有感情的齐读,把整个课堂带入了一个美的意境。
3.利用课件排难。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贵在得法。在学生学习有困难的部分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在《四季》课件设计中,我充分利用了课件的排难功能。识字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利用游戏“送字宝宝回家”和“找朋友”,帮助学生掌握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使识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情。
在课文各段的教学中,课件出示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动画,让学生图文相结合,直观、形象地了解四个季节不同的特点,不需要教师讲解,疑难之处学生通过一看一读便明白了。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设计“拓展学习”这一部分,让学生模仿书中的句子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4.利用课件审美。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美。在“图片资料”部分,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出现一幅幅美丽的四季图,让学生感知四季给大自然带来了不同的美,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此外制作精美的课件本身就是美,在课件设计中,我结合《四季》一课的特点及一年级学生的审美特点,选择了颜色较鲜艳的黄色做主色,淡绿为背景色,以求达到整体上的美感。
此外,课件的制作本身就是教学思路的体现,可以利用课件把握整体教学思路,形成对知识的立体掌握。我在做本课课件时紧紧围绕本课的教学思路展开,让课件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并且体现出层递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永嘉西源圣雄希望小学)
课件设计范文第3篇
1 熟悉课件制作的流程和清楚
课件的构成
课件制作的流程可以分为6步,即: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场景设计实现测试及评价课堂应用。
1)确定教学目标:进行需求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知道课件要“做什么”。
2)教学设计:根据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场景设计,确定课件的组织形式及结构。
3)教学场景设计:形成课件脚本,划分课件功能区,设计场景流程,并制作成课件略图。
4)实现:界面制作,实现场景、影片剪辑等对象,对特定功能编写ActionScript代码。
5)测试及评价:试用课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修改,形成软件级的评价。
6)课堂应用:总结性评价,检验课件的实际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通常有特定的模式,类似的,课件也有相应的构成。按播放顺序分,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课件主要由序幕(封面)、主界面和片尾构成。序幕包括课题的展示,主界面基本由导航、控制栏和演示区组成。在Flash中,课件的构成是通过时间(时间轴)、空间(场景、层)来实现的,可以把序幕、主界面安排在不同的场景,然后通过场景跳转来实现内容的衔接。按课件素材分,课件包括文字、音频、视频、图像和动画等要素,课件的设计简言之就是把这些要素有机地组合成一个作品。
根据课件的构成,制作课件略图,是这一阶段的成果。
2 素材的合理应用
简单来说,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就是以教学设计为依托,对教学素材进行合理的堆叠。收集素材是个很耗时的工作,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搜集已有素材,二是自己制作。普通教师要有积累素材的习惯,构建自己的素材库,分类存放素材。Flash本身具有画图的功能,具有一定设计基础的教师可以用Flash提供的工具创建课件的界面。没法通过本地或网络找到素材的话,还可以直接用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直接获取。有些素材需要整理,可以结合Photoshop、CorelDRAW等软件进行加工。
在Flash中,无论是图像、视频、音频,都是以元件的形式包括在库里的。Flash里的素材不应该是“一次性用品”,要做到能重复使用,甚至能形成课件设计的模板。创作者最好在库中组织好各种素材。如把相关的素材集中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素材的命名要有科学性,便于后期的维护和修改。
3 结合脚本,创设教学情景
脚本的编写是课件设计的重要环节,往往被广大教师忽视。这里说的脚本,不是指程序设计的代码,而是课件设计中的说明性文字,用于表达教学的思路,描述课件的场景,包括课件描述的内容、界面布局、表现形式、视听效果等,起到组织课件教学的作用,相当于影视里的剧本。在课件的制作阶段,教师把既定的脚本转化为课件的实现。但是,不要把脚本与教案混淆,脚本不是指教学的过程,而是课件实现的过程,属于课程设计的范畴。有了优秀的脚本,制作教案时,创作者胸有成竹,有利于教学情景的创建。
运用课件教学决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演示,课件的内容来源于教材但应高于教材,因此,创设教学情景是课件制作的核心。课件实现演示、模拟、仿真,目的是实现抽象内容形象化。例如,设计化学课件应能模拟实验的场景,减少真实材料的损耗,增加安全系数;设计语文课件能把教学的意境融入课件当中,让学生触景生情;设计数学课件能把数字的变化、运算的过程直观地表达出来,达到揭示原理,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教学课件要融入探索式学习,有教学效果反馈,能对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如课堂练习场景可以组织成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拖拉题,甚至可以组织成游戏的方式,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总之,设计脚本,重点是突破教材,形成教学场景。这也是Flash的强项,Flash课件跟PPT课件相比,既可以做得更精美,而且非常适合于创建交互式的场景。
4 课件制作模块化
当前,尽管课件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但是多数优秀的课件仍然集中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评比中。很多课件作品只是用于参赛,虽然作为参赛作品很优秀,但内容单一,扩展性差,工作量大,后期修改和维护困难,不利于课件的持续开发。课件制作模块化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4.1 运用影片剪辑创建模块
优秀的Flash课件时间轴简洁,层的设计合理,能较好地表现时空关系。失败的Flash课件没有规划,各种演示功能集中在主场景时间轴上,修改及维护十分困难。实际上,如果把部分内容集成到一个模块里,那么堆砌起来的课件可维护性就强很多。Flash具有创建元件的功能,元件包括图形、按钮、影片剪辑。其中图形是静态的元件,按钮用于交互,影片剪辑有独立的时间轴并可以独立播放,三者可以相互嵌套。课件创作者应充分运用影片剪辑创建教学模块的功能。例如,导航栏、教学区和控制栏都可以做成独立的影片剪辑。优点:1)可以复用,影片剪辑可以在同一课件内部多次使用,也可以添加到其他课件当中;2)可以动态载入,例如通过attachMovie函数,改变影片剪辑的内容,实现动态的效果。
4.2 创建swf模块
课件的内容较多,容易导致课件庞大,既难于修改和维护,又不利于模块的调用。在Flash中,可以通过swf模块化解决这个问题,即实现主模块+子模块的模式。主模块和子模块都是独立的swf文件,但主模块可以调用子模块。主模块实现课件的框架,子模块跟影片剪辑模块类似,实现单独的教学内容。当要修改教学内容时,只要修改子模块或者更换子模块文件即可。优点:1)动态载入,导入是外部的swf文件;2)修改简单,可以直接针对模块修改。
5 掌握基本的编程语句
Flash的ActionScript脚本语言功能非常强大,全面掌握的话需要学习编程的技术,对普通教师要求明显过高。其实,制作课件并不需要太多的编程。尽管有些效果用代码实现较快,但设计者也可以考虑用“笨”办法,直接用其他办法实现,绕过代码这道坎。当然,课件中经常用到的部分ActionScript语句(函数)还是要掌握的。
1)时间轴控制:
①“play();”,播放;
②“Stop();”,停止播放;
③“gotoAndPlay();”,跳转播放;
④“gotoAndStop();”,跳转并停止。
2)影片剪辑控制:
①“setProperty();”,设置属性;
②“startDrag();”,拖动目标;
③“stopDrag();”,停止拖动目标;
④“loadMovie();”,装入swf文件;
⑤“attatchMovie();”,装入影片剪辑实例;
⑥“hitTest();”,检测两个影片剪辑是否接触;
⑦“Mouse.hide();”,隐藏鼠标指针。
3)播放器控制:
①“fscommand(‘fullscreen’,
true);”,全屏;
②“fscommand(‘quit’);”,退出。
4)声音控制:
①“new Sound();”,创建声音对象;
②“attachSound();”,附加声音。
6 常见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很多Flash课件存在一些问题。常见的问题包括布局缺乏规划,色调、文字搭配不合理,界面不友好,缺乏美术功底,课件体现不出艺术性,等等。此外,缺乏评价跟踪过程,课件的质量除了要有作品评价之外,还要有实际教学效果的检验。因此,Flash课件的创作者需要熟练掌握Flash的基本操作,形成自己的设计思路,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俊生.基于Flash8平台的医学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当代医药,2009(15):137-138.
[2]申闫春,曹莉,温转萍.基于面向对象层次模型的网络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0):
189-191.
[3]陈萍,章战士,黄堪敬,徐越华.如何开发优秀的Flash多媒体课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84-86.
[4]梁瑞仪,曾亦琦.Flash多媒体课件制作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件设计范文第4篇
开放设计原则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不同学校甚至是相同学校的同一门课程中,其教学具体内容、案例都会存在较大的差别。每位教师都需要将自己体会深刻、适用于当前教学对象的内容融入到自己的课件中。设计制作课件较常规教学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若能直接采用现成的课件或对原有课件作少量修改就能为己所用,将使多媒体教学更加方便。因此,开放性的多媒体课件更容易让教师对其进行自由地调整,生命力也更强。
动态交互原则演示型课件似乎不存在交互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点击鼠标,按预先设计的步骤一步一步往下走即可,这是静态交互。静态交互远不能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需要动态交互,这样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灵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等,也都需要动态交互才有可能实现。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原则
1.适度运用原则多媒体课件把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有机地集成一体,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表现的内容。但课件满堂演示的情况,使学生难以把握课程重点,学习又回到了被动状态。适度运用原则就是以优化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教学设计,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应适度运用,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理解、思考、合作交流、激发创新。
2.适量信息原则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课信息量太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就是要大,只有大信息量,才能体现多媒体的优势。信息量太大使学生囫囵吞枣,甚至使听课的同学产生“累”的感觉。信息量太大造成教师的教学受到制约,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做出反应,只能回避学生的临时问题,师生交流受到限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被淹没。在大信息量的制约下,有限的师生交流也仅限于一些简单的知识性问答,对质疑性问题、创新性问题无法正视。显然,太大信息量有悖于创新教育的原则,而创新精神的培养才是艺术设计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3.有机结合原则是否所有的课都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表现效果最好,回答是否定的。“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教学媒体的采用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来选择,选用恰当的表现媒体和方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动画设计专业中,对于自然运动规律的分解,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可以非常直观地显示出自然界中很难观察到的景象,加快学生理解自然运动规律的效率;而在原画创作课程中,大量内容涉及对某一造型的特点等进行创作,这些内容更适合教师在黑板上边做范画边讲解,让学生理解一个优秀的动画形象是如何从一张白纸中诞生的。由此可见,理论问题、微观世界的活动、宏观世界的变化等,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有其明显的优势;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涉及实践的环节,则更适合采用动手实践的方式。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各有特点,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就生动活泼,事半功倍。教师以富有情感的启发式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以表情、姿态、板书、演示、实物等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能适应学生变化,督促学生学习,言传身教;多媒体课件以丰富的视听信息,高科技表现手段,加上虚拟现实技术和图形、图像、三维动画使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宏观为微观,化微观为宏观,形象生动;创设情境,使理论学习中情境学习、问题辅助学习、激发兴趣和协作学习等在教学中得以体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独立学习为群体合作学习,变复制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因此,只有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真正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是教师个体劳动色彩很浓的一项工作,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的处理可能完全不同,不仅是不同的教学思想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同的社会阅历、不同的认知背景等同样有不同的教学方案。目前针对艺术设计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开发,主要目的是辅助教学。但其远景目标应该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授型教学模式,给学习提供更大的主动性和乐趣。开放性的教学思路、教育教学方式以及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实现艺术设计教学现代化的必备条件。
课件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件;设计;手法
0 前言
本文希望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课件设计案例及文献进行系统地收集与分析,针对课件类型和功能的不同进行归纳与整理;对影响教学内容传达的视觉元素呈现的形式法则进行归纳与分析,整理出设计课件的一般形式法则的参照体系;结合最新的技术手段与媒介语言,并尝试分析非线互式多媒体课件设计与演示方式在教学中应用的可能,进而重构为感性的视觉文本,达到提升传授效果的目的。
1 课件设计概述
1.1 涵义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等环节,在遵循一定的视觉传达形式法则的基础之上,利用多媒体技术而设计制作的数字文件,是教师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最重要、最普及的媒介,也称之为“多媒体课件”。设计课件是一个将教学信息进行视觉文本化的转译过程。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丰富的表现力: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更加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宏观和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无形的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以及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再现等,进而使得教学活动充满了魅力。
良好的交互性: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在内容学习的使用上提供良好的交互控制,而且可以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指а生学习,更好地体现出“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
极大的共享性: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的自由传输,使得教育信息在全世界交换、共享成为可能。以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课件,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提高了教学媒介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促进了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提升了教学效果。但其可操作性略逊于传统板书式教学模式。
1.2 发展现状
课件制作的工具目前分为以下几种:PowerPoint、Keynote、Flash、Adobe Acrobat、Authorware、几何画板、方正奥思等。呈现媒介形态目前分为以下几种:PPT幻灯片、视频课件、网页课件、动画课件、APP网络课件等。目前的课件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课件设计在视觉表现上产生了误区――视觉饕餮盛宴,一味地追求动画效果、三维技术,界面花哨,变相地提升了课件设计的技术门槛,也偏离了课件用以辅助教学的原则,而且,过于夸张和花哨的课件也会在教学过程中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对于课件教学内容的编排,大部分还是以单线性思维模式来组织,缺乏交互和导视设计。技术的匮乏导致课件只能以文字和静态图片的形式来阐释抽象的教学信息内容。这样的课件表现形式单一,与传统教材的电子版没有什么区别,学习的时候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烦躁的情绪,加之演示环境的限制,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至此,针对课件设计的内容结构编排,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新的概念――非线性网络课件,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字面的误读,使得大家普遍把超级文本链接作为非线性课件的定义标准。笔者认为,非线性课件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打破教师单向教学模式及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模式,为学生营造积极、主动及自适应的学习环境,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内随机因素自组织的教学思想。
这一系列的问题,是我们每一位课件制作者和使用者必须关注的。可以设想根据学生认知模型提供的信息,通过智能化的运算与推理,动态生成因人而异的教学的内容与策略;通过智能诊断机制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同时向学生提出更改建议,以及下一步学习内容的建议;通过对全体学生出现的错误分布统计,智能诊断机制将向教师提供教学重点、方式,测试重点、题型的建议等。
2 课件的功能与类型
2.1 功能分类
(1)演示展示。在教学常态中,专家学者讲座使用课件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观点提纲挈领地展现出来,并借用多媒体技术的表现形式使内容更加活泼生动,将信息传达给学习者。
(2)阐释解读。借助多媒体技术生动、清晰、全面地阐释解读以抽象的教学信息如概念、过程、技法等,使教学信息更加易读,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媒介平台。课件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当下跨媒体协作的方式,将教学信息按照一定策略上传至网页、教学软件、设备终端等平台,进而为大众增加学习和练习的渠道。
2.2 类型分类
(1)课堂演示。这类课件通常应用在课堂教学,是为了将某一学科的教学信息如概念、过程、技法等更加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
(2)自主学习。这类课件是在课堂教学之外,以独立形式存在的媒介载体,如作业软件、论坛、精品课程等,学生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地点来进行自主式学习。
(3)资料检索。这种类型的课件包括电子图书、电子词典、手机App①软件以及各类试题库等,在这类课件中会提供大类的教学资料以供学生课外检索阅读。
3 课件设计构成关系
这里所指的构成关系,旨在梳理出构成课件设计中各要素之间逻辑关系和视觉表现方式,力求发现固有认知的误区,同时发现新的实现可能。
3.1 文本与课件
文本(Text)是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②从文学的角度说,通常是指具有完整、系统含义(Message)的一个句子或多个句子的组合。文本是信息的载体,包含文字文本和视觉文本,是课件的核心信息的支撑体。
课件承载着文本所要传达的信息内容,它以视觉化的方式再现、诠释文本。设计课件是由抽象符号向视觉化文本演变的过程,它将教学信息中抽象的文本信息,严格按照教学目的和适当的视觉传达形式法则借助多媒体技术加以渲染、拟像、再现、律动、渐变等,最后以视觉的形式再加以呈现。
3.2 文字与图像
文字是人类把时空的影像变化转译成视觉可见的符号系统,是书写记录的视觉表意符号,是人类约定创造的视觉形式。图像是人对视觉感知的物化再现,蕴含多种含义,它既可以通过光学设备获取,也可以人为创作,而且还可以记录保存在纸质媒介、胶片等对光信号敏感的介质上。随着数字采集技术和信号处理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图像都采用以数字形式进行存储。因而,有些情况下“图像”一词实际上是指数字图像,图像又分为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③
在课件设计的实际应用当中,文字是最常见的符号载体,但类似概念、原理、过程等较为复杂的教学信息,通过有组织有设计的文字进行传达,其准确度较高。但是通过视觉图像形式来传达教学信息则更具直观性,可以让我们更加快速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还会在我们的记忆中形成语义编码,有利于加深记忆。
3.3 图表与动画
图表(Infographics)是一个可读、可视化的复合体系,由图像、文字和数字结合而成,可使信息更形象地呈现。它帮助人们将隐含的、复杂的和含糊的信息内容加以归纳编排,运用特定的视觉化元素以显著、鲜明、简单、直接、连贯的可视化方式更直观地呈现出来。
迄今为止,大部分动画在课件设计中的作用仅停留在实现表层动态技术或者简单的装饰。但信息设计作为令人关注的新专业名词在一些公共媒体里应该得到实际应用。笔者由此提出将课件设计纳入信息设计的范畴,信息O计中的一些实用并可操作的设计方法和形式语言可以为课件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3.4 课件与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现实技术日趋成熟。在国外,虚拟现实技术已应用于课堂教学。
虚拟现实技术在各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应用可能性,蕴藏了无限生机。它能够为学生营造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学生能够成为虚拟环境的一名参与者,在虚拟环境中扮演一个角色,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用巨大。
4 课件设计叙事手法
课件教学的方式从无到有,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进一步增强了视觉表现力。从静态演示到交互参与,从平铺直叙到非线性超链接,从单一媒介体到多媒介共同协作,笔者就现有的几种教学信息叙事模式进行分析。
4.1 陈述式
传播学范畴内,单线性陈述式模式最为直观,也最能实现本体目的。教学课件以陈述的叙事方式来组织形式与内容,是一种单线性思维教学模式。主要说明“是什么”的问题,这种依照教材“述而不作”式的教学,一般适用于初级的、具体的、事实性的知识传授,有时也用于抽象逻辑推理前的必要知识贮备教学。这种习惯依照教材的陈述结构来讲授知识、罗列结论,其教学效果的极大值也不过是知识的堆垒,并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而在艺术类教学过程中,此种单线性思维教学模式对交叉性学科的知识传播有局限性,所以很难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2 交互式
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应用,不仅仅让课件成为具有多媒体元素的演示媒介,它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实现人机交互,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输入、控制、选择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这就决定了交互性是贯穿整个多媒体课件的。
在大家的通识记忆中,交互式即交互式教学系统,颠覆了传统板书式教学模式,区别于常规软件(如PowerPoint),是一种借鉴互联网应用特性所产生的教学模式。直观地说,就是授课和反馈可以平行进行。目前提到的交互式教学系统,主要都是基于交互式硬件设备的,如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式液晶书写屏、交互式液晶一体机等。相对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交互式的优点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直接在授课界面进行课件的讲解、批注、编辑等,教学十分方便。
笔者认为真正将交互融入课件设计中必须具备两个方面考虑:
(1)行为交互体验,即课件具备可操作性,可以通过教学媒介参与到学习中去
(2)视觉交互体验,即课件具备交互行为的同时,具备一定的视觉效果(形式),更需要具备符合人机工程学中的视知觉体验UI④+UE⑤。
在多媒体技术介入课件设计的当下,我们一味追求花哨的用户界面(UI)视觉效果设计,却忽略了课件属于数字化产品范畴的本质问题。作为一个教学的媒介产品,本体包含内容、用户界面(UI)、操作流程、交互功能等多个方面元素,所以我们必须考虑用户对课件使用感觉,从而进行设计和研究,即UE设计。所以课件设计中的UI和UE是不可分割的。
4.3 非线性
非线性即non-linear,是指输出、输入不是正比例的情形。如宇宙形成初的混沌状态。自变量与变量之间不成线性关系,成曲线或抛物线关系或不能定量,这种关系叫非线性关系。
其实非线性概念应用最广泛的是在电影、电视中,是相对传统的线性叙事的一种叙事方式。针对课件设计的内容结构编排问题,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一种概念――非线性网络课件,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笔者从捷克1966年的交互式电影(interactive movie)《Kinoautomat : One Man and His House》中获得新的启示。这部电影首先在情节编撰上,不再只采用单线性思维模式的叙事蒙太奇手法,⑥还加入了非线性思维模式平行蒙太奇手法和互动环节,观众可以在影片中的互动环节参与剧情,进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心理体验。观众参与互动环节的结果会导致多线程的情节走向,这种多线程的非线性叙事方式让观众更加专注于难以预知的故事结局。此电影是历史上第一部交互式电影雏形。2005年,北京电影学院孙立军教授将此概念定义为第三代电影(数字交互式电影或数字互动电影)。
至此,笔者发现一个共性,电影和课件都是传递信息的媒介,只不过是以不同的媒介形态呈现。还有一个表象性偶同,课件的早期形式为幻灯片,逐帧播放,电影也是相似的播放原理,便不再赘述。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电影中汲取一些灵感,将课件的设计更加灵活、人性化。由此,笔者迸发出一个实验性想法:选择熟知的艺术教学领域的一个课题作为切入点,将非线互思路应用到技法、概念、过程的传授解读。
5 课件实验性设计
“茶・器”关于茶道中杯子的制作:
以陶艺专业的一门分支课程中的课题“茶・器”作为切入点,这类实物制作的专业教学,其授课重心只停留在“做”的层面,而对此类器物的文化介绍则是一带而过,甚至直接跳过。
作者将结合UE视觉传达设计理念对这门传统手工艺课程教学的课件设计进行重构,打破这门课程的时空局限性,让更多的人能在没有实践条件的情况下得到身临现场的体验。
借助PPT里的专场动画、图形运动等功能,配合背景音乐对演示内容进行节奏控制。同时配合展览需要,一改传统展示思路,用陶艺专业实验室教学黑板上的二次创作物作为背景展示元素,可以实现即兴交互。在形式表现上构成鲜明对比,但在内容上仍保持互文的关系。(具体参见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毕业作品栏目)。
注释:①根据某些学科开发的手机端的应用程序,此程序里涵盖这类课程的所有知识点,方便学生随时检索学习。
②text.维基百科(英),引用日期2012-06-22。
③图像 维基百科,引用日期2010年6月1日。
④User Interface的缩写。字面意思是“用户界面”,一般指用户界面规划,流程上的设计。
⑤UX(UX):User Experience的缩写。
⑥叙事蒙太奇是按事物的发展规律、内在的联系、时间顺序,把不同的镜头连接在一起,叙述一个情节,展示一系列事件的组接方法。叙事蒙太奇也称“连续蒙太奇”,它的任务是保持叙述对象的时空连续性,即接在一起的几个镜头在时间上是连续进行的,在空间上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叙事蒙太奇能够清晰地表达事件的发展和运动的连贯,使观众产生流畅、明白的感觉。
⑦史蒂夫・乔布斯在为Macworld Conference and Expo和其他苹果公司的活动中主题演讲。
⑧《设计基础》精品课程网络交互平台。
⑨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11级选课专业介绍课件群。
⑩主讲教师:陆斌,《传统陶瓷工艺基础》PPT课件。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阿恩海姆(美).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 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3] 保罗・芝兰斯基,玛丽・帕特・费希尔.色彩概论[M].文沛,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4] 冯健亲.色彩[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
[5] DonaldA.Norman(美).情感化设计[M].付秋芳,程进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6] 李庆玲,马秀峰.巧用“知识脑图”优化课件设计――CAI课件设计的新思维[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 (5):38-40.
[7] 马秀香.教学课件设计视觉语言的要素与优化组合[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5,26(3):82-85.
[8] 陈端端.多媒体课件视觉传达效应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
课件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设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1-0085-01
随着计算机等多媒体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在教学领域中,多媒体课件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得力助手。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学习和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的老师越来越多。但教师如何将多媒体课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这已经成为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基本原则。
一 多媒体课件内容的选择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制作者首先应考虑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内容。所制作的内容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并且能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合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所以,在多媒体课件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所选内容应能突出教学的重点或难点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设计应以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为主要原则,而不是简单的“黑板搬家”或是“课本拷贝”。因此,多媒体课件在内容的选择方面应以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为主要目标,教师应通过课件的使用,将教学中的难点或重点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声音、动画等手段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内容。
2.内容的设计应能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将本节课所要实现或完成的案例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教学Flash软件时,将一些已制作好的漂亮贺卡、短片通过课件方式展示给学生。学生一看,兴趣倍增,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地位。
3.所选内容要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表达,甚至无法表达的教学内容与问题。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讲解“相遇行程”等较抽象的问题,或在生物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讲解细胞的分裂或植物的生长过程等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很长或极短时间才能看到的现象,这时,如果利用计算机的虚拟动画技术将这些现实生活中不易观察到的现象真实、形象地模拟出来,就能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反复观看,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 多媒体课件设计要具有艺术性
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后,以其特有的声、色、形、动画等效果的综合优势展示了知识的发生、形成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如果教学中教师过度地运用媒体信息,就会大大降低课件的使用效果。所以,要使教学内容以理想的形式表现出来,制作者在设计时就要讲究艺术性和审美性。
1.文字的运用
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文字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设计时,文字应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避免制作出来的课件变为“书本搬家”,从而使使用者产生厌烦心理。在制作时,文字可通过热区交互等形式呈现,当使用者阅读完可自行消失。
2.图形与图像的使用
图形与图像是学生最易感知和接受的表达方式,因此可将一些教学内容通过图形与图像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在设计时,教师应尽可能将图片放大在屏幕的中心位置,这样既可以突出主体,又利于学生对主体内容的感知、理解和记忆。但应注意,此时背景图案要淡雅清新,以便更好地突出所要呈现的内容。
3.视频动画
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动画是一种常用的媒体信息。在制作时,动画画面的设计应力求简洁生动、和谐明快、自然流畅。在课件的运用过程中,并非动画越多越好,过多的动画信息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每个动画的设计都要有目的性,不能只为装饰画面而动。
三 注重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学习者对指定问题作出回答后,课件能否对回答作出判断和评价,并提供回馈信息。学生与计算机之间实时地相互交换信息,能激发学习兴趣,强化认知,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但是,现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大多是展评式的,很少有交互式的,有的教师由于对多媒体技术掌握不熟练,被程序所控,只会机械地点击鼠标,而忽略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回馈。因此,课件设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设计灵活的对话形式,以此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设计原则的指导。要以教学要求为基础,课件服务于教学,不能只考虑某一方面,否则设计和制作出的课件不会是优秀的课件。
课件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课件设计;有效课件;学习心理;感官刺激;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0-0043
一、引言
课件连接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二者之间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桥梁,设计有效的课件会帮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怎样设计出在使用中有效的课件,体现出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势,提升课堂上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这些都是英语一线教师所关注并努力探索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使用课件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所以,课件这一载体所能表现出的设计水平和质量会直接对师生间的教学信息交流活动产生影响。
二、课件设计与学习心理
1. 问题
让学生分不清主次的五颜六色的文字的使用、优美的图片和刻意插入的视频,亦或是直接将课本文字展现于课件中等这些现象,是教师在英语课件设计、制作和使用等方面的不规范。这些在课件中不规范的使用会使学生的感官认知产生负荷,甚至会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实质:课件设计目的是:通过课件的使用,让学生能接受教师所要传达的教学意图,让教师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方式进入学习者的思维,使学生更好地对教学内容有所反应,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对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进行刺激,对学生传递出有效的学习信息,借此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指导,使教师的有效的信息传递与学生的高效学习相结合,形成教学良性循环。所以,通过有效课件的使用,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感官接受。
对策:科学地选取和分配各个感官通道的信息量,可以减轻学生某一感官的认识工作量,避免感官疲劳现象的发生,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
2. 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缺少多媒体、电脑等多感官信息传输渠道,使得教师在为学生创造生动的、丰富的情境时显得力不从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实质: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情境,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在自己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去理解和吸收课堂上所传授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
授课过程中适当地使用课件,可以建立相对多感官的情景,相对于单调的课本知识,情景教学法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理解,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和记忆。因此,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多感官媒介的选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提升教学效果。
对策:在课件设计过程中加入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材料可以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更易理解,并且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对于英语教学来说,视觉、听觉是感知英语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的耳濡目染,使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学习英语,从而实现英语学习的目的。
三、课件设计与感官刺激
1. 问题
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课件中使用多种媒体形式来呈现,进行多感官的刺激。
实质:感官媒体的选择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媒体渠道虽然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新鲜感,但复杂的信息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如果课件中资料与教学内容相关性较低,则可能大幅降低媒体使用的效果,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感官媒体的使用原则应该遵循简单、经济的原则,对于单一知识点不应过多地使用。
对策:课件要经济有效。
2. 问题
课件中采用单一形式的内容;各种媒体不同步。
质:强化是指在同时选用多种媒体时,一般会以一种媒体作为主要媒介,其他的则作为辅助形式,对主要媒介进行强化,从而使得所传达的信息更加突出和明显。同步则是指有声媒体和无声媒体应该最大程度地保持时间上的一致,无声媒体同时也应尽可能保持空间上的同步。
对策:认知理论认为,就学生而言,不同的感官媒体会对其产生不懂的心理刺激。如在讲解“wedding”这个单词是,可以在显示文字的同时显示一张婚礼现场的照片,其中,文字为主要媒体,图片对文字则是起到了强化的作用,此举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将单词和生活场景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单词的理解与记忆。
四、课件设计与教学内容
1. 问题
课件缺乏真实的教学情景,内容与学生生活不符合。
实质:生动形象的事物更加具有感染力,学生可以与自身的生活经验形成联系,学生更易接受,有利于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认知和知识体系的构建。
对策:课件要真实直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诸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模拟出真实的文化场景,提高学习的直观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可感知的影响。
2. 问题
课件设计淡化了学生学习主题,超出学生学习认知能力,课堂缺乏趣味。
实质:新增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构建而成的。由于每个个体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都不一样,其对新生事物的认识接受程度也会因人而异,所以课件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能力。
对策:教师在设计课件所要体现出的情境中,不但要以学习内容为中心,还要从多个角度提供多样化的情景,以使得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根据自身的理解方式去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教师在设计课件的过程中,除了要包含必要的教学内容,还应多添加一些趣味性、娱乐性的内容,避免英语课堂气氛过于沉闷,提高学生活跃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形成有效互动,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要重视教学课件的合理应用。课件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需要,才能保障和提高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课件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课件;分支结构;页面;导航;超链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6-11762-02
1 引言
教学课件的结构,能体现教学内容概要、各个部分内容的连接关系以及整体呈现形式,并且这种结构,可使使用者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学习者的差异程度对课件的流程进行有选择地控制执行。PowerPoint课件是把教学内容按每张要表达内容的多少分布在不同的幻灯片上,且单击鼠标顺序翻页的直线型课件,此类课件结构简单但操作上相对单调,且缺少页面间的灵活跳转。如果对PowerPoint课件的流程进行结构上的改变,制作出来的课件会有很不错的效果。
2 课件中的结构设计
课件的结构大致有:(1)线性结构。学生按幻灯片编号顺序地接受信息,就如PowerPoint默认的流程;(2)分支结构。学生沿着一个树状分支展开学习活动,该分支按教学内容的章节分布;(3)网状结构。学生可在内容单元间自由选择,没有预置路径的约束。
下面以分支结构说明一下。对于同样的教学目标,由于内容分配的排列次序不同,学习效果可能产生很大差别。综合考虑学习内容的逻辑结构、学习者特性、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基本要求等,将顺序式安排的内容,按章节结构合理的进行分支安排,对教学内容在时间上予以排列并以图示的形式表示,做出课件的结构图。
图1 课件分支结构图
在图1的结构中,总目录页多为各章名称,是整个课件的必经入口。由总目录页分出各章内容自成一分支,每一分支又由各章的小节名作为小节页,再由小节页分出其各小节的说明内容,其中说明页部分由若干页组成。分支的多少由目录中章的数量和各章中小节的数量决定。说明页的多少则由对小节进行说明的内容多少而定。
通过课件结构图,就可以把PowerPoint中直线排列的幻灯片,进行逻辑上的分支编排,整理标记出各分支中幻灯片的编号,以待页面设计完成后,进行准确交互链接。
3 课件界面中的导航目录
课件中的界面主要包括标题页、总目录页、各小节页和所有说明页及结束页。设计过程中应注意每一个页面上各种信息的安排和显示,形式应采取同一格式,这样既有利于课件的制作,又有利于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习惯课件的学习环境。另外,页面中的各种内容信息应以简单、明了、准确、易懂等形式予以表达。总目录页及各小节页给出了课件学习的内容概要,是课件流程的基本骨架,以这些为核心,对每个页中需要展开说明的部分引出其说明页面的设计,从而设计出流程的全部页面。为适应课件结构的模型,在各页面中要有相应的链接按钮,这些按钮起导航作用,可让使用者高效地从一个页面跳转到另一个页面。导航目录按钮在母版中设计,一般在母版的左侧和底部区域来放置导航目录。
图2 导航目录按钮
多媒体课件界面应该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使学习者达到轻松学习的目的。这就要求课件的背景设计、版面布局、颜色搭配和字体字号的选择等都要达到一定的美感要求,同时,它还要求能够以最佳的方式体现相应的教学内容。在界面设计时,应明确根据目标分析和课件结构图的安排来确定流程中学习内容的引入方法、排列顺序、学习重点、学习的基本流程和学习步骤。在页面中,要用突出的设计来反映重点的知识内容,千万不能喧宾夺主,片面追求屏幕美观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4 导航目录中的超级链接
PowerPoint中课件的导航目录的实现是采用超链接完成的。对课件做一个好的结构图,是理顺教学内容上下关系,方便地实现各个页面间跳转的关键。在界面设计时,除标题页和总目录页只有结束按钮外,小节页有目录和退出按钮,其余各页均有目录、返回和结束按钮,此外分支中说明页的第1页还有下页按钮,中间说明页需有上页及下页按钮,第N页有上页按钮。设置超链接时各页的目录按钮和结束按钮的目标分别是总目录页和结束放映,其他各分支上的返回按钮应链接到该分支的小节页上,此外上页按钮链接到上一页、下页按钮链接到下一页即可。
链接按钮的设置最好利用幻灯片母版来设计,对于不同分支的说明页均采用不同的母版,且在母版中做好链接目标。整个课件套用的母版虽然多一些,但会使课件达到更加完美的水平。
5 课件结构中的优化设计
分支结构中不同页面的跳转是通过超链接来实现的,我们也可以利用触发器、插入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方式在同一页面内实现交互。
5.1 利用触发器
把在内容上还要做解释的相关几项,放在同一幻灯片里,把项目当成触发器,用鼠标单击某一项,即在显示区域显示其具体内容,而点击另一项则又立刻显示另一项的内容,这样,可以把原来分布在多张幻灯片的内容汇集在一张幻灯片里,使用简单且内容集中,是推荐使用的一种设计方法。
触发器的设计可以响应鼠标的单击操作,对已经设置单击鼠标不翻页的幻灯片,触发器仍有效,虽然自定义动画也能完成内容的简单显示和取消,但在单击鼠标不翻页的幻灯片中,其动画效果无法发挥作用。
5.2 采用插入PowerPoint演示文稿
通过“插入”菜单,插入“对象”中的“插入PowerPoint演示文稿”来设计。它主要是在幻灯片中内嵌幻灯片,可使内嵌的幻灯片中的内容自成一个分支,结束分支内容的演示后,自动返回到上级幻灯片(不需要设计返回按钮)。多用在图片放大、流程图说明、关键点说明及回顾内容等时使用。
5.3 采用其他方式
课件中的所有幻灯片制作完成,并且设置了各自相关的链接后,可再做两种优化:(1)分支结构中的所有幻灯片最好设置成“隐藏幻灯片”(在左侧幻灯片视图中右键单击菜单中选择隐藏幻灯片);(2)总目录页和分支结构中的所有幻灯片切换方式设为单击鼠标不翻页。这样设计后,能够保证在直线流程上用鼠标中间键滚动翻页时不显示隐藏页,使课件整体简单明了,另外取消单击鼠标翻页的功能后,幻灯片翻页只能通过有链接设置的按钮进行浏览,更使课件在操作上减少失误,保证了课件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6 结束语
PowerPoint软件目前版本提供了许多功能,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些功能,我们的课件就会有许多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案,PowerPoint课件也就会更加灵活多样,好的教学效果与课件的新颖简明是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施英姿.基于PowerPoint的多层次课件模板设计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5(8):67-68.
[2]方其桂.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教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
[3]陈继.黄贤华.基于Web的网络课件导航设计[J].中国中医药,2004(10):6-7.
课件设计范文第9篇
我先弄了几个艺术字的题目,然后我在网上查找动物的图片及动物的特征,网上图片很多,看得我眼花缭乱,我选了几个最满意图片和简介,最后想用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做为背景音乐,可怎么也不会把音乐弄上去,只好弄了一个灯幻影片。
虽然课件做好了,但还是有点遗憾,我下次一定会再接励,做出更好的课件。
今天下午我把设计好的课件交给了任老师,不知道能不能通过任老师审查,希望能通过,要是没通过,我会继续努力的。
妈妈的话:睿喜欢玩电脑,但我们让她只有周末可以玩,每天半小时,制作这个课件睿一个人在电脑上利用周末的时间制作的,制作好了让我们欣赏,效果还不错,我都不会制作这课件,昨天睿高兴地告诉我她会加上背景音乐了,还说已经给加上背景音乐了,瞧那高兴样和得了一百分一样。
课件设计范文第10篇
摘要:在网络课件的设计中,导航是一个重要因素,可有效保证网络课程的质量,需要全面考虑和精心设计。良好的导航设计可以引导学习者有效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本文从导航的作用入手,介绍了导航设计的原则以及导航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课程;导航设计;策略;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在这里我们说的“导航”是专指网络课件中的导航模块。网络课件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网络课件的内容是以超媒体信息组织结构进行信息的组织。超媒体信息组织结构是一种能很好地体现依序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信息组织形式,它使学习者在学习时可以自己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但是超媒体课件因信息结构复杂和信息量大,易产生迷失路径,增加不必要认知负载。因此在用节点和链组成的超媒体网络结构中,就需要导航模块,它可允许使用者非线性地自由浏览,赋予了学习者更大的自由度,使他们可以在各种教学信息之间跳转,既发挥超媒体的作用和特长,又便于学习者主动地、创新地进行学习,同时又可减少使用者的认知负荷。明确清晰的导航可以给学习者指明当前学习的路径、可以达到的信息领域及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简言之,导航就是网络课件中当学习者迷航时,通过软件提供的各种工具,以此达到操作或学习的目标。
2导航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2.1导航的作用
如上所述,课件中导航设计的重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进行有效学习。从导航的概念中也可以看出导航模块的具体作用可归结为如下几点:
(1) 使学习者能清楚地了解教学内容的结构概况,产生整体性结构的概念;
(2) 让学习者了解当前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在课件的知识结构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3) 让学习者能根据学习过的知识、走过的路径,确定下一步的前进方向和路径;
(4) 让学习者能快速而简捷地找到所需的信息,并以最佳的路径找到这些信息,也可预设浏览路径,减少学习者的探路时间。
(5) 让学习者使用课件遇到困难时,能寻求到解决困难的方法,找到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学习路径;
(6) 对一些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用帮助页面的方式给出指导,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2网络课件导航的表现形式
网络课件的导航类型多样,有基于学习位置的导航、基于学习过程的导航、基于知识点的导航、基于测试辅导的导航等类型,相应的,导航的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目前网络课件导航设计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 树状结构。在网络课件导航设计的目录结构设计中最为常用,比较形象直观。
(2) 下拉菜单。与树状结构相比能够节省页面空间,便于课件其他素材的布置。但是其直观程度没有树状结构明显,操作也不够方便。
(3) 列表框。主要用于对分类对象的导航,如章、节、知识点导航。它具有占用页面空间少、可以任意布置页面位置的优点,并且可以包含更多的数据信息,但是其表现的直观性弱于树状及下拉菜单。
(4) 动态页面。是一种基于数据搜索查询的导航,可以根据给定的关键词从数据库中搜索相应的导航内容。它主要应用于“关键词导航”、“基于学习过程的导航”以及“基于测试辅导的导航”中,方便学习者依据需要进行自主学习。
3导航设计的策略
在网络课件或网络课程中,通常包含巨大的信息量,内部信息之间的关系可能异常复杂。因此除了要求信息结构要设计合理之外,对信息的导航策略要求也很高。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常见的导航策略有:
3.1信息隐形
“信息隐形”就是将不常用的或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使用的选择工具暂时隐藏起来,只有在条件满足时,才开放给用户,这样就减少了用户的选择。如菜单中常常有些项目显示模糊,表明此时不能选择该项目。再者,并不是所有按钮,学习者可随时使用,若当前屏幕显示的是文字信息,只有当知识库中有与该文字信息相关的图像声音等信息,图像、声音等按钮才处于待激活状态。
3.2电子书签和电子笔记
电子书签可以让学习者在超媒体系统探索路径上做下多个标记,供下次学习参考;学习者使用电子笔记记下学习心得或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拷贝到电子笔记中。
3.3安全返回
当学习者在系统中迷路或遇到困难时,系统应提供工具,让学习者能够“安全”退回大本营,回到中心结点,如在课件中设一“返回”按钮,使学习者随时可以回到系统的开头。
3.4提供教学导向活动
多媒体网络课件中包含教学活动的导航,具体来说,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首先应包括系列化教学事件如明确学习目标、课程概览、提示学前经验、提供原则、例证、练习、评估和反馈等;
(2) 提供导航工具:目录、菜单、图标、索引等。
(3) 应给予学习者适当的控制权:在计算机辅导教学中,要达到个别化教学的目的,最容易做到也最可行的方法是经由“学习者控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爱来选择信息的形式、数量、速度和路径。尽管“学习者控制”的方法看起来颇为吸引人,但需谨慎,避免误用了控制的权力,系统应适当监控学习者,提供学习建议,提示重要的学习路径,更重要的是评估学习成果,以诊断学习的困难并保证学习目标的达成。
(4) 告知学习进度:在传统的印刷媒体呈现信息的方式中,学习者可以随时浏览而得知自己的阅读进度,而在网络教学环境中则不行。在多媒体课件中,当学习者行经每一章节或段落时,系统应告知,以便了学习者了解进度如路径、页数等的显示。
4网络课件导航设计案例
为了探索和实践网络课件的导航设计策略及原则,笔者所在的团队设计制作了泰山学院“数据结构”网络课件,并在教学中应用,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基于学习内容的树形导航
“数据结构”网络课件设置了相关学习活动树形导航,包括“教学大纲”、“试验大纲”、“电子教案”、“教学录像”等模块,同时以章、节、知识点的目录结构建立二级导航链接,分别呈现在页面的左右边,如图1所示。通过导航,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进入各章节各模块的学习,容易定位学习的位置,不易迷航。树形导航结构与内容采用桢分离技术,使得课件的结构设计与课件的内容设计分离开来,有效地减少了课件的制作冗余,更有利于设计者集中精力进行内容的设计;方便了课件的结构修改,同时学习内容也因为不需要再单独附上结构导航信息因此减少了页面内容,加快了页面的打开速度。
(2) 基于学习测试辅导导航
“数据结构”网络课件不但提供了基于学习内容的树形导航,同时还提供了基于学习测试辅导的导航,以下拉菜单的形式放置在每页的上方,方便学习者自学、自测以及在线提问。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及程度,有选择性地进入感兴趣的学习模块。
(3) 基于页面内三自由度的读者位置导航
学习内容模块导航、章节知识点树形结构导航以及学习测试辅导导航提供了三个自由度的定位,学习者可以完全确定自己的学习位置,容易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并且它们都是基于界面内的操作,在同一个界面上可以完成所有的操作,不会由于打开的界面太多而迷失方向,操作简洁方便。
5导航设计原则
针对学习者的使用及反馈情况,我们认为,在网络课程的导航设计中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5.1明确性
无论采用什么导航策略,导航设计应该明确,让使用者能一目了然。具体表现为:能让使用者明确自己的学习路径,包含过去的和未来的;能让使用者清楚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等。只有明确的导航才能真正引导的作用,引导学习者高效地进行学习。
5.2可理解
导航对于用户应是易于理解的。在表达形式上,要使用清楚、简洁的示意图、表格、图像,甚至文字来表达,尽量少用用户陌生、费解的技术术语和概念,尽可能少的使用文本,更要避免使用无效字句。在显示上,导航信息不要与系统其他信息混杂显示在一起,应显示在专用窗口内或固定区域中。对信息量大的导航方式还应合理使用各种符号,并尽量使用色彩、外型变化、高亮度等方法强调其中的重要信息。
5.3完整性
完整是要求软件所提供的导航具体、完整,可以让用户获得整个软件范围内的全域性导航,能涉及到软件中全部的教学信息及其关系,尽可能解决使用者的所有问题。
5.4灵活性
导航信息与课件相关,更与使用者运行软件的当前状态相关,因此导航策略应该跟踪用户的当前状态,获得与使用情况紧密相关的信息,了解用户需要的信息,及时生成解决方案,让用户减少查看或处理无关信息的操作。
5.5提供咨询
导航应能提供用户咨询信息,它如同一个询问处、咨询部,当用户有需要的时候,能为使用者提供导航,其中所含信息应仅供使用者参考。导航信息不应中断或影响使用者正在进行的学习,也不能因此改变系统状态,也就是说,导航信息不可以严重干扰、中断或破坏系统的运行。另外导航信息虽要明确但不应过于引人注目,要避免它在用户需要之前就吸引或干扰了使用者的注意力。总之,要保证是在用户需要的情况下,并在尽可能少地干扰用户的情况下向用户提供。
5.6容易使用和操作
导航系统应在容易启动的同时容易退出,或让使用者以简单的方式跳转到想要去的部分,对于弹出式的导航窗口,可以定义按钮、快捷操作键等作为导航信息的启动事件,同时设计相应的事件来完成离开或关闭导航窗口的操作,做到随时进入随时退出。
5.7动态导航
导航信息可以说是一种引导,动态的引导能更好地适合使用者,解决用户的具体问题。即时、动态地解决使用者的问题,是一个好导航必须具有的特点。
考虑到以上这些导航设计的原则,才能保证导航策略的有效,发挥出导航策略应有的作用。
6结束语
网络课件的导航是指导学习者学习课程内容的关键因素,故网络课程的导航系统要清晰、明确、简单、方便,要符合大多数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对知识掌握的人之心理。应该能够实现课程浏览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既能使学习者对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深入下去,又能使学习者容易全面地了解章节内容。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谢幼如, 郑咏柏. 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04-318.
[2] 吴伟敏. 网络学习中的信息迷航问题初探[J]. 中国电化教育, 2001, (10),52-53.
[3] 李松. 如何设计有效的网络课程[J]. 成人教育, 2006, (3),68.
标签: